請點我

  • 林錫釧  牧師
  • 講題:選民的制服
  • 經文:民十五37-41
  • 日期:2025.04.27

選民的制服

民數記十五章37-41節

      我們教會在近幾年內,為了配合特別的日子或活動而製作了幾件制服,例如:建堂制服、七十週年制服、微市集義賣制服。每件制服都透過它的「設計元素」傳達出與豐原行道會密切相關的訊息或意涵。當我們穿著教會的制服集體行動時,除了會吸引別人的目光外,也能對外傳達我們的名號、價值觀或使命宣言。對我而言,穿上教會的制服,會感覺自己是豐原行道會的活動招牌,因此也會自我提醒,要給人正面的觀感,好讓教會或基督徒的名號更得人的喜愛與肯定。

        今天我們所讀的《民數記十五37-41》這段經文中,神對以色列百姓也有等同「制服」概念,關於穿著的指示——耶和華曉諭摩西說:「你吩咐以色列人,叫他們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繸子,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。你們佩帶這繸子,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,不隨從自己的心意、眼目行邪淫,像你們素常一樣。」(民十五37-39)

        神透過摩西吩咐百姓要在衣服邊上做繸子,又在繸子上搭配一條藍色的細帶子。帶有藍色線的「繸子」的希伯來文是tzitzit。它的希伯來文數值是600。每個繸子都是由5個雙結和8根線組成,總共13個元素,加上600就是613。象徵以色列人傳統上要遵守的613條神的律例和典章。在每個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,這喻表以色列百姓在神的眼中是極為尊貴的,因為在當時,藍色是極其稀有,非常貴重,只有皇室和貴族才買得起的。在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也表示以色列百姓是被分別為聖,是屬神的。

        到了耶穌的時代,猶太人穿著「繸子制服」仍是很普遍的,這也是耶穌的日常衣著,聖經說:「他們過了海,來到革尼撒勒地方。那裡的人一認出是耶穌,就打發人到周圍地方去,把所有的病人帶到祂那裡,只求耶穌准他們摸祂的衣裳繸子;摸著的人就都好了。」(太十四34-36)

        時至今日,無論是在耶路撒冷的哭牆,還是在猶太人的會堂,總會看到猶太人頭上蓋著一條長長的白色披肩在禱告或讀經。這種披肩就是猶太人的「禱告披肩」,希伯來文稱為Tallit。它的最獨特之處,就是它的四角有四個繸子。這四個繸子是按照當年神所吩咐摩西的樣式而製成的,至今已有大約3400多年的歷史。這些繸子雖然看起來很普通,但它們的存在卻帶有極大的意義。

        當初神要以色列百姓穿著這樣的「制服」,是為了達到隨時提醒的作用——你們佩帶這繸子,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,不隨從自己的心意……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,成為聖潔,歸與你們的神。(民十五39-40)基本上,它傳達了兩項非常重要的元素:1.他們是蒙神揀選,分別為聖,歸屬於神的選民。2.他們的核心價值和使命,就是要記念並遵行神的一切命令,簡單地說,就是要順服神。

        今日我們雖然沒有穿著配有藍細帶子之繸子的「制服」,但過去這個深深烙印在選民心中的「順服」意識,依舊是我們在每天生活中所需要展現的鮮明標幟,因為我們是新約時代,分別為聖,屬神的選民——「你們既是神的選民,聖潔蒙愛的人!」(西三12)所以,我們每天都要在心裡穿著標示著「順服」的制服,隨事隨在都要過順服神的生活。聖經說:「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,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,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認定祂,祂必使你的道路平直。不要自以為有智慧;要敬畏耶和華,遠離惡事。」(箴三5-7)

        我們這新約時代的選民所穿的制服,有個特別的名稱,叫做「新人」——「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,穿上了新人。」(西三9-10)這一襲「新人」制服,除了保有「繸子」制服的「順服」元素之外,更增添了「愛心」的元素。也就是說,在「順服」的行動背後有「愛心」的動機。此兩者形塑了「新人」制服的完整樣貌。

        聖經說:「所以,你們既是神的選民,聖潔蒙愛的人,就要存憐憫、恩慈、謙虛、溫柔、忍耐的心。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在這一切之外,要存著愛心,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。」(西三12-14)經文中的「存」,原文的直譯是「穿」;所以,相關的內容(畫底線部分)可表達為「要穿上憐憫、恩慈、謙虛、溫柔和忍耐。……除此以外,還要穿上愛心,因為愛是貫通全德的。」這裡說,「愛心」是貫通全德的,乃是呼應了耶穌所說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愛主——你的神。這是最大的,且是第一條誡命。第二條也如此,就是要愛鄰如己。這兩條誡命是一切律法和先知書的總綱。」(太廿二38-40)所以,愛心(愛神+愛人)是神的所有誡命、律例的「依據」、「根基」與「動機」。

        一般人對基督徒的印象之一是:很有「愛心」,它是我們所穿的新人制服上,非常醒目的標幟。然而,愛心不能只是「標幟」或是「口號」,它必需是我們實際的生活表現。《歌羅西書》清楚地指出愛心的具體表達方式——「要穿上憐憫、恩慈、謙虛、溫柔和忍耐。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容忍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」(西三12-13)這包括了六項對人表達愛心的具體作為:1.憐憫:願意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人。2.恩慈:待人不會過於嚴厲、苛刻。3.謙虛: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,也欣賞別人的長處,看別人比自己強。4.溫柔:能為他人著想,為使別人得好處,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利和堅持。5.忍耐:面對他人對自己的過失與傷害,能夠不發怒、不記恨、不報復。6.饒恕:效法主對自己的寬恕、赦免,去對待得罪我們的人。

        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是「穿上了新人,這新人照著造他的主的形像在知識上不斷地更新。」(西三10)教會的制服舊了,可以再做一件新的,但「新人」制服就只有一件,我們必須常常用基督的寶血將它洗淨,並使用聖靈的恩膏來加以塗抹,使它不僅常保如新,也能在生活中散發屬神兒女的馨香之氣。